栏目导航
东莞樟木头镇麒麟舞的发展现状及出路探究
作者:阳分胜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樟木头 麒麟舞 发展现状 出路 
描述:舞在樟木头镇已有450多年的历史。1996年来,镇政府对麒麟文化的发展作了大力投入和支持,将麒麟艺术作为倡导先进文化、发展社会经济,扩大对外交流的品牌来打造。麒麟舞一度成为樟木头文化的特有品牌,是重大节庆的必备节目,成为樟木头的文化形象大使。第二部分分析樟木头麒麟舞的发展现状。为了更好的发展麒麟舞,樟木头镇成立了社区麒麟舞队、麒麟舞协会,并把麒麟舞的教学纳入第二课堂,可事与愿违,在东莞要打造文化名城的背景之下,樟木头麒麟舞的发展却呈现停滞不前的状况。第三部分分析传统麒麟舞的现代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表演形式到表现内容,樟木头麒麟舞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同时,它是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和寄托,是一种精神价值的存在,是人民向善向美的信念。除了审美价值外,麒麟舞在社会教化、健身娱乐,带动经济、文化发展,增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还存在它独特的社会价值。第四部分对樟木头麒麟舞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2、在传承麒麟舞的精髓的同时,大力拓展、丰富其表现形式和内容。3、利用当地较好的地域资源优势,建设麒麟舞生态博物馆。4、开发与麒麟舞相关的民俗旅游商品。5、办好麒麟民俗文化节。最后结语,简单对全文进行总结,期待樟木头麒麟舞的更大突破。
东莞市清溪镇客家麒麟舞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周萍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麒麟舞 文化传承 文化保护 
描述:声有色。这首先取决于清溪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其次取决于当地较快的经济发展水平,再次取决于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种种合力致使清溪客家文化生态呈现了健康的延续性,在文化流变的时空中获得了生存机遇。这种民俗文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中继续生存发展的案例,能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以东莞市清溪镇本土民俗舞蹈麒麟舞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走访和资料查阅的方式获得各类素材,系统论述清溪镇客家麒麟舞的生成起源、传统模式、特征价值、发展变迁以及传承保护状况,分析了麒麟舞在清溪镇得以较好传承的原因,总结了民俗文化保护的有效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寻可行之路,为区域民俗文化的发展推广提供可供借鉴。
丘逢甲诗“沧海”意象研究
作者:任聪颖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丘逢甲 台湾 意象 沧海 《岭云海日楼诗钞》 
描述:感的研究者尚少。台湾辅英科技大学丁旭辉先生撰文从丘逢甲诗作中“沧海”意象入手探索丘逢甲内渡后的心境,虽在丘诗意象研究领域颇有开辟之功,但得出的结论却不尽正确。他提出丘诗“沧海”意象主要是指代台湾的观点。本文则认为指代台湾固然是丘诗“沧海”意象的内涵之一,但“沧海”意象还有直接指涉大海、泛指中国海疆、暗喻时代变幻等意蕴。“沧海”意象只有同战争意象、隐逸意象、星月意象、山岳意象等组合起来,其内涵才能得到全面而深刻地展示。丁旭辉认为丘逢甲通过“虬髯客”、“尉佗”、“仓海君”和“郑成功”四个意象抒写他“建立台湾成为独立岛国”的乌托邦理想。本文从史实出发,批驳了上述观点,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即丘逢甲没有“独立台湾”之志,“虬髯客”等意象寄托着他的爱国之心与收复台湾的夙愿,并表现出其浓郁的英雄情结。
上栗方言中的客家方言成分研究
作者:刘胜利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上栗方言 客家方言 语音 词汇 语法 比较研究 
描述: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对上栗方言中的客家方言成分进行探讨。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上栗地区的地理人文概况、历史沿革、以及人口迁徙情况。通过对史志的求证,以及对上栗地区姓氏族谱的调查,证实了上栗地区的确存在大量客家移民的后裔。为上栗方言确实受到过客家方言的影响找到了事实依据。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客赣方言的概况;其次从三个方面证明了上栗方言归属于赣方言,只是受到了客家方言的影响;接着整理出了上栗方言的声韵调、同音字表以及上栗方言的语音特点。第三章描述出以江西客家方言为代表的客家方言语音特点,并将上栗方言语音特点与之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出上栗方言语音中的客家方言成分。文章第四章从客家方言特征词、关系特征词、语音特征词、口语用词以及文化方面着手,探讨了上栗方言词汇中的客家方言成分。文章第五章在语法方面主要探讨了上栗方...
上杭客家话研究
作者:邱锡凤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客家话 上杭 蓝溪 研究 
描述:的影响,与县境其他地方的口音差别甚大。本文运用描写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语言学、训诂学等的方法,对上杭蓝溪镇这个点的语言事实进行全面揭示,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详细描写和分析其声韵调系统,对连读变调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二是记录同音字;三是将其与共同语北京音系和中古音系进行全面比较;四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等记录蓝溪客家话与共同语说法不同的词汇近5000条;五是列举语言材料,其中包括蓝溪话常用固定词组、根据黄伯荣等编著的《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记录的语法实例,以及俗语谚语、童谣山歌等。文章最后附录了上杭城关话的声韵调系统。
上杭县茶地乡客家文化调查
作者:张夏楠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茶地乡 客家文化 文化调查 
描述:展中,逐渐出现了内部次区域性的相对差异。茶地乡位于闽西,茶地客家文化根植于茶地客家人中并规范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客家文化的充实和丰富也有茶地客家文化的一份力量,它为客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勤劳勇敢的客家精神,让闽西客家人在历史上战胜了无数困难,在这片原来完全不熟悉的地方扎下了根,可见当时客家人在这个陌生的环境是遭遇了多少磨难,然而,客家人奇迹般的生存下来,并且不断壮大,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此外,闽西客家文化至今还为闽西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扩大闽西的知名度及发展闽西经济等,无疑取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立足茶地客家文化,对茶地客家文化中的建筑、饮食、婚庆等具体形式做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并由这些形式产生对客家文化发展的思考,对茶地客家文化如何传承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意义。全文分成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大部分对总体的客家文化做了一个概述,从客家文化的源头及其发展上看茶地客家文化与传统客家文化的区别,并理清了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关系,了解其基本内容、存在方式和表现;第二大部分则对茶地客家文化做了具体的调查,分别针对茶地的客家建筑、婚庆习俗、衣食住行和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从不同角度对茶地客家文化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则引发对茶地客家文化传播的思考,何为非物质文化,在当今社会下,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要怎么样保护我们的茶地客家文化。
一个客家村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变迁
作者:陈华伟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性 变迁 均衡 适应 
描述:建筑上,内在地,它有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可以概括为以儒教为核心的多元信仰、祖先崇拜、耕读文化、仕商理念、各种风俗习惯等。这些传统文化通过培田人外在的行为方式和内在的心理展现出来。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笔者认为,培田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嬗变,是一种如何“均衡”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均衡”内在世界体系本身关系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达到一种文化的整体“适应”性。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是,具体时代的社会环境因素为这种变迁提供了动力和可能,而自身的传统文化积淀,特别是其特殊的历史“事件与经历”为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必然的方向。 培田客家村落传统文化以及其现代性转变的研究,本身具有学理上的意义,并且为中国乡土社会的现代性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启...
《深圳客家研究》:一门新开发的地方历史课程
作者:江新燕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深圳客家 地方历史 职业高中 
描述:的多元化趋势,以及地方历史教育、乡土历史教育在基础知识学习中、素质教育中、能力培养中,应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有五个部分组成,绪论对文章的研究动机、《深圳客家研究》课程选择的相关背景资料展开解释和阐述。第一章从深圳移民城市的特点,职业高中历史教育的状况,以及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阐述挖掘《深圳客家研究》课程作为地方历史教育资源的原因。第二章从学生移民背景、客家文化与客家精神的教育功能、客家学的研究成果、深圳目前还保留的一些完整的客家民居建筑四个方面出发,阐述职业高中开展《深圳客家研究》课程的可行性。第三章从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个方面来阐述《深圳客家研究》课程的教育功能。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阐述《深圳客家研究》课程对其他学科的参考意义,以及对其他同样具有地方特色的课...
《岭南逸史》研究
作者:阳林碧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岭南逸史 山歌 才子佳人小说 评点 
描述:有益的借鉴。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对《岭南逸史》的版本、作者情况等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述;并结合文本探讨了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二章考察了《岭南逸史》的材料来源及其编撰的思路与方法。第三章从客家源流和客家山歌源流入手,考辩了《岭南逸史》的山歌性质。第四章考辩《岭南逸史》的小说类型归属,指出它是清中叶处于演变时期的才子佳人小说。第五章是对以往研究者比较忽视的评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述评,揭示了其在古代小说批评史上的价值。
“重建”土楼
作者:雷喜斌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文化再生产 土楼 客家 表述 选择 
描述:社会、文化的进步。文化再生产是其形式,文化变迁是其内容和结果。至于土楼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土楼文化对人具有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土楼文化也是人的产物,是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创造性、适应性改变的结果。文化再生产理论试图从对个体行为(实践)的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就是考察人们在“实践”中如何生产和再生产出体现他们意愿、符合实际需要的社会和文化。